菜价普涨也带不动它,一斤亏3毛仍难卖,农
2024/8/28 来源:不详最近很多蔬菜的价格涨幅巨大,不少人调侃去年下厨不敢多放肉,现在下厨不敢多放菜,因为很多蔬菜的价格都已经比猪肉要贵了。如今各地蔬菜涨价,基本都是建立在减产的基础上,这使得不少种植户的收益没有因为价格上涨而增加,有些甚至还减少了,毕竟这次的减产是多个省份持续的降雨造成的,波及面很广,绝收的也不在少数。不过蔬菜价格上涨,对于种植户来说还是值得庆幸的,它能弥补因为减产而产生的亏损,算是有失也有得。既减产又没有迎来价格上涨的种植户,才是这次蔬菜减产中对难受的群体,这种蔬菜还真有,它就是生姜。进入10月份,生姜开始采收之后,价格就一直低迷,最近蔬菜价格普涨却也带不动它,真是有点烂泥扶不上墙的感觉,但这样的表现,并不是市场不需要它了。生姜作为与大葱、大蒜齐名的调味蔬菜,每年的需求量都非常巨大,所以种植的人也非常多,产量也是很庞大的,更是催生了很多囤姜的商贩。如今生姜的收购价格与月初相差无几,在山东、河北等产区仍然是一斤7毛钱左右,与其一斤1元左右的种植成本相比,一斤要亏3毛钱,但就是这样的价格,仍然不好卖出手。商贩们对它还要再做挑选,挑掉那些因为降雨被水泡过的,或是已经出现腐烂的,因为这部分生姜不耐储存,商品价值很低,必须要直接进入市场售卖,只能低价处理掉。只有那些正常生长的生姜才能卖到一斤7毛左右,很多种植户都很后悔种植了这一季的生姜,没有利润还要亏本。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生姜有现在这样的表现,是从去年种下的因,去年生姜同样也受到减产影响,价格涨得非常离谱,零售价也是10几元一斤。使得很多农民都有惜售的心理,但到了今年,高价没有等到供不应求,反而造成出口受挫,价格太贵了国外商家不买账,本该出口的姜很多都转变成了内销。因为不愿降价卖,今年1-5月份的姜出口量大幅度下滑,直到6月份甘愿降价,有所恢复。但已经错失了很长的销售时间,库存姜的数量还是积压了下来,更要命的是,商贩越跌越不想卖,期间又不断有一些专家发出“看涨”的言论,就更不想卖了。一方面,库存量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消化,到了10月份仍有不少的存量;另一方面,很多农民只知道去年的生姜卖了高价,今年也加大的种植面积,产量增加了不少。这都使得现在生姜销售压力非常大,不少商贩被套牢或是亏本甩货,如今已经无力大量收购,这些压力全部转嫁到新一季的生姜上,从开始采收到现在已经大半个月过去,但生姜的收购价格并没有什么波澜,还是在6、7毛一斤。现在有不少农民都后悔投入到这一季的生姜种植中来,受灾的那一部分2、3毛卖掉了,谈不上有啥收入,幸存的部分卖出去就亏本,不想亏本就只能自己存起来,等后面看有没有转机,如果自己没有冷库、山洞或是地窖的,也只能认了。一些农民认为姜的低价是被库存给压垮的,但其实今年跟风种植现象也是比较明显,姜的种植面积比去年有了30-40%的提升。